时 间: 2018.05.04~2018.05.06
地 点: 美国 威斯康星 阿普尓顿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主办单位: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亚洲语言文化系、东亚研究中心共同主办
与会人数: 200~300人
当地时间2018年5月4日至6日,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第26届年会(IACL-26)暨第20届中国语言与文化国际研讨会(ICCLC-20)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召开。此次会议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亚洲语言文化系与东亚研究中心共同主办。
本次年会系在中国境外召开的、规模最大的中国语言学学术研讨会之一。大会共收到论文或摘要逾500份,较去年增长11%。经专家匿名评审,最终有230余篇论文或摘要入选本次大会,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以及美国、日本、韩国、法国、英国、匈牙利、澳大利亚、新加坡、意大利、越南等国的240余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报告内容涉及句法、语义、语音、音系、语用、类型学、语言习得、历史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手势语言专题等诸多领域,同时举行的还有第20届中国语言与文化国际研讨会(ICCLC-20)。
本次年会共设9场主旨演讲,演讲者分别是(按大会发言顺序)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贝罗贝(Alain Peyraube)教授,美国特拉华大学艾琳·沃格尔(Irene Vogel)教授,新竹清华大学连金发教授,美国布龙菲尔德奖获得者、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白一平(William Baxter)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刘丹青研究员,美国哈佛大学黄正德教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陈平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潘海华教授以及现任美国语言学会会长、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理查德·拉尔森(Richard Larson)教授。
本次年会还设有21场特邀演讲,演讲者分别是匈牙利科学院语言学研究所包甫博(Huba Bartos)教授、浙江大学程工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崔希亮教授、韩国汉阳大学严翼相教授、北京大学郭锐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胡建华研究员、天津师范大学李行德教授、台湾“中研院”语言学研究所林若望教授、韩国首尔大学朴正九教授、日本神户市外国语大学任鹰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孙朝奋教授、嘉义中正大学戴浩一教授、香港中文大学邓慧兰教授、新竹清华大学蔡维天教授、浙江大学汪维辉教授和香港教育大学朱庆之教授等。
此次大会循例设有“青年学者奖”(Young Scholar Award),共收到69篇参赛论文,为历届最多。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倪志佳的《官话方言咸山摄一等韵演变的阶段性》、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萌萌的《上古汉语“主之谓”及“主而谓”结构的句法》、美国圣母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王天琳How to define linguisticunits from a psycholinguistic approach: A case study of morpheme 等三篇论文从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入围决赛,三人并受邀参加年会进行答辩。最终,杨萌萌以《上古汉语“主之谓”及“主而谓”结构的句法》一文荣获“青年学者奖”桂冠。
根据学会章程,现任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刘丹青研究员接任会长,新任会长刘丹青发表了就职致辞。本次年会还宣布了新一届理事会的选举结果,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张洪明教授当选学会副会长。千叶谦悟(日本中央大学)、张显达(香港教育大学)、董秀芳(北京大学)、金兑垠(韩国延世大学)、赖惠玲(台北政治大学)、温晓虹(美国休士顿大学University of Houston)和袁博平(英国剑桥大学)当选为新一届理事。
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是一个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国际学术团体,是目前全世界汉语语言学及中国境内语言研究领域涵盖学科门类最全的一个主流国际学会,为世界范围内从事中国语言学研究的学者提供了国际交流平台。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自1992年创办以来,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已先后在亚洲、欧洲、澳洲、北美等多个地区举办过年会 ,吸引了众多对汉语语言学及中国境内语言有研究兴趣的学者和学生参加。
中国语言与文化国际研讨会由韩国汉阳大学发起,亚太地区十几所大学(包括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韩国汉阳大学、湖南大学、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澳门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厦门大学等)共同组织,每年在亚太地区轮流举行,旨在倡议中国语言与文学的地域和文化因素研究,加强相关领域专家的国际学术交流。
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第27届年会(IACL-27)和第21届中国语言与文化国际研讨会(ICCLC-21),将于2019年分别在日本神户市外国语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