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 2019.07.20
地 点: 中国 北京 东城 王府井大街36号
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学书院、商务印书馆
与会人数: 120~150人
2019年7月20日,“2019海内外中国语言学者联谊会——第十届学术论坛”在北京商务印书馆礼堂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学书院和商务印书馆联合主办,主题为“中国语言学70年”。来自北美、欧洲、日本、中国香港和中国大陆的60余位语言学专家和中国语言学书院暑期研修班的60余位学员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分为两个阶段,主题发言阶段由商务印书馆汉语编辑中心主任余桂林主持,自由发言阶段由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周洪波主持。
本次论坛由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教授致开幕辞。他首先简要回顾了十年来海内外中国语言学者联谊会学术论坛的盛况。指出,联谊会显示了强烈的使命担当,通过建立海内外中国语言学者的对话交流机制,拓宽学术视野,引领学界的风向,促进中国语言学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本次论坛以“中国语言学70年”为主题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语言学的各方面发展,是语言学界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的最好方式。他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祖国的发展是中国语言学向前迈进的根本动力,中国语言学的发展根植于国家发展这一前提条件:(1)新中国发展的需要为语言学的进步注入了巨大推力;(2)新中国文化的繁荣为语言学向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3)新中国的科技进步为语言学的应用搭建了广阔舞台。他指出,语言学未来必将在科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中国和人类的科技进步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刘丹青研究员的报告“中国(汉语)语言学研究70年”分三个阶段阐述了70年来中国汉语语言学研究所取得的成绩:(1)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事业的需求推动了语言文字研究的发展。文化教育需求推动了汉语语法的研究;“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订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三大任务直接成为汉语方言学、语音学、词汇学和文字学研究的助推力;同时推动了音韵学、古文字学、汉语语法史、语言学理论等诸多学科的兴起和发展。(2)改革开放为中国语言文字研究注入了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充满生机的崭新的学术环境、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的提升以及新的社会应用和需求都促使语言学研究迅速发展。(3)新的世纪提升了语言文字研究新的高度。语言文字基础研究的领域和课题进一步拓宽,新技术新方法和新需求提升了语言文字研究的科学水准和应用价值,基于中国语言特点的理论创新不断闪耀出熠熠光彩。
北京大学中文系陆俭明教授的报告“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发展历程”分两个部分。首先从三条线索回顾了汉语语法研究的历程,从所运用的理论方法来看,语法研究经历了从传统的句子成分分析法到结构主义分析法,再到今天的形式、功能、认知理论;从本体研究来看经历了“以描写为主”到“以解释为主”的研究;从应用研究来看,经历了“教化民众”“开启民智”,普及语法知识,到拓宽应用领域增加服务对象。然后又从时间顺序分四个阶段来阐述语法研究的具体发展状况。
复旦大学曲卫国教授的报告“中国外语语言与教学研究70年”从教材、师资、教育方式等多个方面简要介绍了70年来外语教学与外语研究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他认为,外语教学从最初的读写能力培养、后来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已然发展到注重思辨和学术表达等综合能力培养的系统知识教育的全新阶段。外语研究在国外理论的影响下,也已经发展成涵盖语言学各分支的、门类齐全的语言学学科。他同时认为外语教学与研究也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如外语教学该如何体现外语专业的本科性,外语界的语言学研究该如何确定外语的核心对象地位,外语研究该如何避免理论跟风、批判性地借鉴国外新理论等等。
最后,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以“中国语言研究的断想”为题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70年的中国语言学研究,不仅支持了国家语言规划的实施和中国语言生活的健康发展,同时自身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国际上正与国际语言学的诸多学科或“并跑”,或“跟跑”,甚至开始出现“领跑”的领域。另外也要看到,中国语言学的发展中也有值得反思的若干问题,比如在一些重要的传统领域中“失音”;在一些交叉学科中没有获得应有的学术声誉;学术目光较为忽视中国大地上的语言问题,特别是语言生活中的新问题;较为忽视语言的真实存在形态,忽视话语研究;外语学界,主要是外语教学研究,而缺乏对外国语言研究;语言学的学科设置,被语种分割,被时间(古今)、地域、小学科切割,与文学纠缠,语言学需要独立成科,也需要与其他学科交叉,帮助解决各学科的语言问题等等。最后呼吁要耐心打造中国语言学之剑,使其为普通语言学做出贡献,为相关学科的语言问题解决做出贡献,为提升社会语言生活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