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汉语形式语义研究”国际研讨会纪要 2019年11月22日

时       间: 2019.06.22~2019.06.23

地       点: 中国 北京 海淀 学院路15号

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当代语言学》和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外国语学部

与会人数: 80~100人

       2019年6月22-23日,“汉语形式语义研究”国际研讨会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当代语言学》和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外国语学部主办,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协办,来自国内外高校的近百名师生参会。

       会议开幕式由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潘海华主持,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张旺熹教授、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院长曹文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当代语言学》主编胡建华研究员分别致辞。

   会议设有26场大会报告,共计30位报告人,包括天津师范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李行德教授、台湾“中研院”林若望教授、伦敦大学蒋严博士、北京大学袁毓林教授等多位专家和海内外高校的学者。哈佛大学的黄正德教授也出席了会议并参加了交流讨论。

       大会主要关注用形式语义学的研究方法分析汉语语言事实,涉及到多个经典议题,包括量化辖域问题、比较句、骡子句、汉语的“都”问题以及违实性语义等。

  李行德教授和香港城市大学蔡承佑博士的研究讨论了汉语的量化辖域问题。李行德教授的报告指出,讨论量词的辖域必须要结合量词本身的特征以及量化词组的题元角色,近年来有研究尝试单纯从句法角度解释汉语量化辖域的特异性,但做出的理论模型无法解释所有问题。

蔡承佑博士的报告也指出,讨论量化辖域问题应该规避不恰当的句法环境,汉语的与格结构有特殊的量化辖域表现。

       上海交通大学的陈莉博士、复旦大学的冯予力博士、东北师范大学的张蕾副教授和北京语言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的潘海华教授的报告关注的是汉语的“都”。

   陈莉博士的报告讨论“都”的极项允准功能,认为“都”作为全称量词,其限定域部分具有下行衍推(downward entailment)属性,因此可以允准极性词。

       冯予力博士的报告针对“‘都’作为最大化算子”的看法提出反对意见,指出如果“都”是最大化算子,有一系列的语言事实问题无法解释,全称量化才是“都”的核心语义。

       张蕾副教授的报告讨论汉语全称量化词的语义映射规则,指出汉语全称量化词的解读可以由焦点规则和关联对象映射规则决定。

     潘海华教授的报告对近年来有关“都”的研究(Xiang to appear;Liu 2017)做了回应,从理论和事实两方面指出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认为这些问题在潘海华(2006)以及蒋静忠、潘海华(2013)的解读机制下,可以得到解决。

       纽约大学的李昊泽、清华大学的刘明明博士以及中国政法大学的史红丽的报告都关注汉语wh-疑问词的非疑问用法。

   李昊泽的报告指出,动态语义学(dynamic semantics)的相关研究可以被用来解释wh-疑问句的完整回答与从简回答之间的派生关系。

       刘明明博士的报告指出,汉语非疑问用法的wh-词既可以作全称解读,也可以作存在解读,与“都”的共现情况决定了非疑问用法wh-词的解读。

       史红丽的报告指出,依据指称差异可以对汉语“谁先来,谁先吃”句式分类,认为共指操作实现在表层句法,而wh的具体所指实现在LF里。

伦敦大学的蒋严博士和北京大学的袁毓林教授的报告都涉及违实性语义。

   蒋严博士的报告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讨论汉语中由“要不是”引导的违实条件句(counterfactual condition)。


       袁毓林教授的报告讨论汉语“忘记”类动词的语义属性,指出“忘记”的叙实性语义与主句的现实性无关,而与其宾语小句的现实性相关:当宾语小句表示现实性事态时,“忘记”是叙实动词;当宾语小句表示非现实性事态时,“忘记”为反叙实动词。

       台湾“中研院”的林若望教授和纽约大学上海分校的张琳敏博士的报告关注比较句及相关问题。

  林若望教授的报告回顾了针对汉语比较句的已有研究,指出汉语比较句“小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完善Lin(2009)的“短语分析”框架。

      张琳敏博士的报告关注英语比较句中的一个特例Mary is taller than exactly two boys,把exactly two和than的语义都分解为一种双层的组合机制。

       香港城市大学李宝伦副教授的报告讨论粤语的限定性句末语气词zaa3和ze1,指出zaa3的语义是中性的,与梯级语境(scalar context)和非梯级语境都相容,ze1则只能出现在梯级语境中。

      复旦大学的沈园教授关注汉语反身标记“互相”的语义限制,提出“互相”的指谓对象是在语境内彼此独立的“关系”。

      北京语言大学的熊仲儒教授关注汉语“的”的语义,提出汉语各类“的”都是索引词(index),在语义表达式中充当变量约束者。

    社科院语言所张小倩博士胡建华研究员的报告讨论汉语谓词的终结性问题,提出以递增路径(incremental path)、程序(procedure)和属性(property)等角度区分不同的终结性语义。

      此外,大会报告还涉及到穷尽性语义、汉语的否定算子、汉语多态式量词(polyadic quantifier)、汉语疑问句的偏向性语义等问题。完整的会议报告安排见推文下方的链接。

  在本次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多个汉语学界形式语义学的经典议题,从描写、分析、实验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深化了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促进了相关学科的研究与交流。此外,会议不局限于对汉语相关现象的讨论,也将视角伸向其他语言,真正做到了“中国立场,世界眼光”。


分享到:

最热资讯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