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脑与类脑智能基础转化与应用研究重大科技专项—复旦大学神经科技创新论坛 2021年11月25日
图片


主办方

复旦大学类脑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协办方

计算神经科学与类脑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计算神经科学与类脑智能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基地)


会议时间

2021年12月11日(周六)


报名截止时间

2021年11月30日(周二)


一. 论坛介绍

随着“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的扬帆起航,科学家在探索大脑 “内部宇宙”的步伐更为活跃。复旦大学神经科技创新论坛,旨在搭建一个跨领域交叉学科学术交流平台,论坛通过专题报告、海报展示、学术研讨等形式,聚焦学术前沿、探讨学科热点、开拓学术视野、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交流合作,为中国脑计划项目开展提供更多新思路,通过交叉融合研究,助力“第一个复旦”的建设目标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 学科领域

研究领域包括神经工程、神经调控、基础神经科学、临床神经科学、计算神经科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神经影像、神经康复、植入材料与神经界面及相关领域。本次论坛面向复旦大学各相关学科领域的教师、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及本科生。


三. 会议日程


四. 会议嘉宾



                冯建峰

                            院长,复旦大学类脑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大数据学院

长江特聘教授、上海数学中心首席教授、复旦大学类脑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大数据学院院长。长期致力于发展数学、统计与计算机的理论和方法,并原创性地将它们应用于解决神经科学,各类脑疾病和智能算法中的具体问题。作为英国已做出突出贡献和具有巨大潜力的科学家,2011年获英国皇家学会的沃夫森研究功勋奖(首位华人)。在单神经元和神经元网络的动力学研究、机器学习算法的设计和分析、随机控制理论、因果关系分析等方面都做出过杰出工作,文章发表在Nature, Science,JAMA和IEEE系列及Brain,PNAS,PRL等杂志上。目前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不同尺度的海量数据的分析,挖掘和理论研究上。提出和发展了全脑关联分析(BWAS)的方法和理论,并成功的应用于抑郁症,精分和自闭症的病灶的发现和抑郁症的治疗中,2019年以首位华人被邀在剑桥大学做年度冠名讲座(PaykelLecture)。在类脑智能方面,发展的新算法发表在NIPS,CVPR和IMCL等人工智能顶会上,并开发了世界上首个全脑计算平台。

陶虎

研究员,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

1982年4月出生于江西南昌,现任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研究员,副所长、2020前沿实验室主任、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科技部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入选万人计划,国家优青,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长期从事半导体技术和生命科学的交叉融合研究,在高密度柔性脑机接口、植入式可控降解生物芯片、人工智能感知芯片等领域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在Science、Nature、PNA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27篇被选为封面文章,总引用16000余次。国内外**20余项,部分已成功实现技术转化。


                            王守岩

                                  研究员,复旦大学类脑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复旦大学类脑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神经与智能工程中心主任,中科院“百人计划”、江苏省创新创业人才。王守岩研究员长期从事深部脑刺激神经调控、神经信息处理与建模研究,以神经工程技术研究为核心、以临床需求为牵引开展交叉学科合作,将科学探索、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相融合,在Brain、J Neural Engineering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申请发明**30余项,研发科研设备、医疗设备八项,承担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重点研发项目等课题二十余项,上海市“脑与类脑智能”重大科技专项核心骨干。在人脑深部神经活动编码、多感知智能神经调控技术方面的研究推动了精准智能神经调控理论与技术发展,为提升深部脑刺激神经调控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了创新方法与技术。


                                     陈亮

                                          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任综合组组长和功能神经外科学术带头人,主要致力于复杂脑疾病手术治疗及研究,获得上海市曙光学者、优秀学科带头人等人才项目资助。面对提高脑部手术精准性的共性需求,提出并建立“脑—医人工智能界面”,开发四种术中脑功能区定位新方法、两类脑胶质瘤分子特征可视化新技术,形成技术原理—软硬件开发—临床应用的成果体系。近5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


                                      陈炜

                                         教授,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专家,担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智慧医疗电子中心主任、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生物电及睡眠表型平台负责人、IEEE传感器和系统理事会中国分会主席;IEEE EMBS可穿戴生物医学传感器与系统技术委员会区域代表;IEEE JBHI,IEEE TNSRE,Frontiers等领域顶尖期刊副主编,及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综述期刊IEEE RBME执行主编。2015年获聘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国际顶尖杂志及会议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著作两部,申请**20余项,主持及参加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上海市科委重大专项、欧盟地平线H2020等十余项重要科研项目。长期从事融合信息科学、临床医学、传感技术、和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的新型医学健康监测系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研究精准舒适的多模态人体生理及行为参数监测及数据融合分析,在包括原创原型系统研发与临床验证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和突破性的贡献。主要研究包括新生儿监护、老年人监护、睡眠监护、脑活动监测与分析、心脑血管及神经系统疾病监护、智能机器人等领域。


                                         孙雪梅

                                               副教授,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

孙雪梅,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副教授,主要围绕可植入的柔性纤维材料与电子器件开展研究工作,旨在发展高性能生物电子器件,促进高分子材料与生物医学的交叉融合发展。重点提出了构建新型柔性纤维生物传感器的新策略,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器件/组织界面,实现了体内离子和神经递质等化学物质的长期稳定监测。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 Biomed. Eng.、Nat. Protoc.、Adv. Mater.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申请中国发明**17项,授权10项。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青(2021)、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2018)和青年科技启明星(2017)等人才计划。


                                              陈斌斌

                                                 副教授,复旦大学心理学系

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学系,现任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人类演化与发展,近期主要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两孩家庭亲子关系与同胞关系、童年处境不利的进化作用机制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多项,担任全球“父母养育倦怠”与“青少年积极发展”大型跨文化研究项目中国区负责人。在《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Developmental Psychology》、《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等同行评审期刊发表数十篇论文。著有《第二个孩子》、《演化心理学视角下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合著《鲍尔比心理健康思想解析》获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曾获上海妇女儿童发展研究成果优秀奖。


                             冯国栋

                                         副主任医师、副研究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主任医师,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规培科科长。长期从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免疫性疾病及神经系统变性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6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省级基金2项,参与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和“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各一项。2017年获得第二届中国杰出神经内科医师——青年医师奖 、2020年获得第三届上海仁心医者杰出专科医师奖 、2020年获得第五届中国杰出神经内科医师——抗疫英雄。

图片

路俊锋

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青年骨干,复旦大学神经外科研究所脑功能实验室副主任,上海市神经科学学会理事。师从周良辅院士及吴劲松教授,从事脑肿瘤、尤其是语言、运动功能区肿瘤的手术以及综合治疗。曾赴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外科和神经科学中心访学(师从Edward Chang院士),从事脑功能保护和大脑语言的神经机制研究。获授权发明及实用新型**4项,软件著作权1项;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等项目6项;(共同)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Brain, Human Brain Mapping等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曾获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金奖、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三完成人,2016)、上海市卫计委新优青、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上海市浦江人才等。

图片

许凯亮

青年研究员,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中心青年研究员、博导,曾获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欧盟玛丽居里学者、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4/10)、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3/5)。现任世界超声医学与生物学联合会会刊Ultrasound in Med. & Biol.编委,中国声学学会教育分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超声装备技术分会委员。当前研究领域主要为超快超分辨率超声脑功能成像理论、方法及其诊疗系统研制。

图片

肖晓

青年研究员,复旦大学类脑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复旦大学类脑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中心执行主任。研究专长为使用认知心理学、分子基因工程改造、脑电生理结合双光子成像和计算神经科学等交叉学科手段,对情感障碍和认知缺陷的神经环路和分子机制进行深入探究,并为脑内超微环路中单突触可塑性的记录建立新型实验方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神经生物学权威期刊:Cell Reports ,Neuroscience Biobehavioral Reviews,Cerebral Cortex,Journal of Neuroscience , Pain ,Anesthesiology等多次发表研究论文。与杨雄里院士合著中文科普专著《探索脑的奥秘》,翻译神经外科医生Oliver Sacks著作《最初的爱,最后的故事》。

图片

戴晨赟

青年副研究员,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9年回国入职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期致力于包括神经假肢/外骨骼控制、医疗机器人、生物信息识别等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回国后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一作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1篇;以项目负责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及省部级项目2项;并获得上海市千人头衔。戴晨赟博士的研究注重产学研转化,其研究成果已转化为多款商业化假肢产品并被美国波士顿电视台追踪报道;此外,每年受华为中央研究院超200万的经费资助研发华为手表中的人机交互模块。

图片

耿馨佚

博士后,复旦大学类脑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复旦类脑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博士后,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英国牛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从事生物医学工程、神经工程、临床神经科学相关领域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上海市“扬帆计划”、国家博士后基金等项目四项,以项目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两项,在Neurobiology of Disease,Clinical Neurophysiology等杂志发表十余篇文章。主要兴趣集中在研究用于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神经解码方法和脑机交互神经调控方法,探索认知行为干预数字疗法和闭环神经调控技术对脑功能的神经调节作用。


五. 参会及报名方式

论坛参会方式包括口头汇报海报展示仅参会三类。参会人员可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行报名,报名截至日期为2021年11月30日,报名成功后会务组会根据参会方式通过邮件进行后续通知(请报名参加 “口头汇报”和“海报展示”人员参照“ 六. 材料及投递方式 ”准备相关材料)

所有注册参会人员将有机会获得以下其中一本书籍。《最初的爱,最后的故事》译者之一肖晓研究员将亲临现场报告并签名赠书。

六. 材料及投递方式

1.   口头汇报

     参与口头汇报的人员请于2021年11月30日(周二)前将中文摘要以“神经科技创新论坛口头汇报-学院-姓名”为主题发送至邮箱tribs@fudan.edu.cn,会议组委会评审通过后会经由会务组进行通知,安排后续论坛汇报事宜。


    格式要求:用Word文档编排,不超过一个A4页面(边距:上2.5cm、下2cm、左 2.5cm、右2cm),不少于400字;内容包括题目(黑体三号字)、作者(楷体四号字)、单位地址和邮编(楷体小四号字,其中英文和数字为 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字)、电子邮件地址(Times New Roman五号字)、关键词和摘要正文(宋体五号字,其中英文和数字 Times New Roman 五号字)及图表等、参考文献(中文小五号宋体,其中英文和数字小五号 Times New Roman)。摘要请在下方注明基金资助情况。摘要模板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



2. 海报展示

    参与海报展示的人员请于2021年12月5日(周日)将海报以“神经科技创新论坛海报展示-学院-姓名”为主题发送至邮箱tribs@fudan.edu.cn,会议组委会评审通过后会经由会务组进行后续通知,海报将由会务组统一打印。海报模板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


六. 会议奖项

    为积极鼓励青年科学家科研发展,本次论坛共设立两种学术奖项:

(1)神经科技优秀海报奖

(2)神经科技优秀报告奖

    优秀报告奖将由会议组织委员会进行评审,优秀海报奖将在论坛当天由所有参会人员进行评定选出。鼓励青年科学家积极报名!

Tips:

1. 论坛仅向复旦大学内部人员开放。参会人员需提前报名参会。

2. 外部人员仅邀请参会,参会人员为上海常驻人员。进校需会务组协助报备,请参会人员提前准备健康码和行程码,若行程码显示过去14天内有离开上海的行程,请提供参会前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报告。


复旦大学类脑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istbi.fudan.edu.cn

“引领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是复旦大学在十三•五期间提出的科技发展战略方针。2015年3月,为更好践行这一使命,切实推动“智能科学与技术”新兴学科发展和前沿技术培育,服务国家智能产业发展需求和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战略目标,复旦大学成立了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作为复旦大学跨学科国际化研究中心的先行者和试验田,研究院以复旦大学雄厚的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信息学、临床医学等多学科综合优势为基础,以计算神经科学为桥梁,交叉融合、聚力创新,开展大脑机制解析、类脑智能算法、新药智能研发、脑疾病智能诊疗、通用智能等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研究院拥有一支学养深厚、视野开阔、思想活跃的跨学科国际化研究团队,其中教授/研究员21名,包括2013年诺奖获得者Michael Levitt、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2014年Brain奖(神经科学最大奖)获得者Trevor Robbins等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等国外院士4名、“长江特聘教授”2名、国家“973”计划及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8名以及一大批优秀的海外青年研究员、工程技术人员等60多名。

研究院积极发起和参与国际科学合作计划,目前已与包括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等20余所国际著名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研究伙伴关系;同时,吸引了全球130多位脑与类脑研究著名国际学者参与各个层次的研究合作计划和项目。研究院建立了“复旦大学类脑研究院科大智能机器人国际交流基金”,用于支持类脑智能、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国际交流学生。与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共建了“复旦-KCL群体神经科学中心”,由Michael Levitt教授作为负责人筹建“计算结构生物学中心”,由Trevor Robbins教授作为负责人筹建“认知神经科学中心”。2018年1月,研究院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联合申请的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计算神经科学与类脑智能”111创新引智基地获批成立,建立了从青年科研工作者、顶尖科学家团队、国际合作平台到国际一流大学的多层级国际合作模式。


研究院探索打通科技与产业全链条创新合作机制,通过与10多个企业、30多家医院建立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和联合研究项目与课题等方式,充分发挥高校培养和储备高端人才、发现和培育前沿技术的综合优势,推动产学研医用源头创新与合作。


2018年,研究院领衔承担上海市全球科创中心8.4亿级重大专项“脑与类脑智能基础应用转化研究”。以此为契机,研究院将通过探索科研与管理机制创新、推动基础条件建设、招聘和引进优秀科研人才、开展国际高水平学术合作交流等工作,致力于创造国际一流的学术氛围和研究条件,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类脑智能与产业应用融合发展的前沿科技创新中心!




来源:TRiBS

文章仅用于学术交流,不用于商业行为,

若有侵权及疑问,请后台留言,管理员即时删侵!



分享到:

最热资讯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