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maximality to bias: Biased A-not-A questions in Mandarin Chinese
“是不是”问句偏向的来源
叶述冕(北京大学中文系)
内容概要:
汉语普通话中存在两类正反问句:低正反问句(如“他喜不喜欢语用学?”)只能用在中性语境,高正反问句(如“他是不是喜欢语用学?”)只能用在有正认识偏向的语境,即提问者在使用高正反问句时,认为肯定回答比否定回答更有可能为真。本文旨在基于焦点标记“是”的语义来解释“是不是”问句的偏向来源,我们认为“是不是”问句的认识偏向是焦点标记“是”的预设和特定的会话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解释包括三个部分:
一,最大化预设(maximality presupposition)。我们参照Velleman et al.(2012)关于英语分裂句语义的研究成果,指出焦点标记“是”带有最大化预设,即“是”要求它所作用的命题是语境中目标问题(Question Under Discussion,QUD)的一个最强的答案(或者说,一个完全的答案)。最大化预设可以帮助我们统一解释“是”字句与存在性、排他性、对比性相关的一系列言外之意。
二,询问策略(strategy of inquiry)。我们提出在利用极性问句解决QUD时存在两种基本的询问策略:焦点策略和对比话题策略。在焦点策略中,极性问句用来核查QUD可能的完全答案,极性问句的肯定回答可以关闭QUD;在对比话题策略中,极性问句用来核查QUD可能的部分答案,极性问句的肯定回答和否定回答都无法关闭QUD。根据焦点标记“是”的最大化预设,“是不是”问句只能用于核查QUD的完全答案,即只能用于焦点策略。
三,从完全性到可能性的语用推理(completeness-to-likelihood reasoning)。焦点策略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极性问句的肯定回答可以关闭QUD,这意味着焦点策略可以更快地解决语境中的目标问题;如果提问者的意图是尽快关闭QUD,那么提问者应该优先核查最有可能的答案。也就是说,当提问者用“是不是”问句核查QUD的完全答案时,核查的是提问者认为最有可能为真的答案——这就是“是不是”问句的正认识偏向。
举例来说,当语境中的目标问题(或者说,“会话话题”)是“他喜欢语言学的哪些分支?”,听说双方当下的会话目的是找到这个问题真实的完全答案。提问者可以采取对比话题策略,例如用“他喜不喜欢语用学CT?他喜不喜欢句法学CT?”来核查可能的部分答案,最后把真实的部分答案收集起来,得到真实的完全答案(如“他只喜欢语用学”“他只喜欢句法学”“他只喜欢语用学和句法学”等)。
提问者也可以采取焦点策略,例如用“他是不是喜欢语用学F?”来直接核查可能的完全答案,如果提问者得到肯定回答,那么提问者就会得到真实的完全答案“他只喜欢语用学”,也就可以结束这个话题。从提问者的角度来看,如果提问者不认为“他喜欢语用学”最有可能为真,就不会优先核查“他是不是喜欢语用学F?”,甚至不会采取焦点策略。从听话者的角度来看,如果提问者希望尽快解决语境中的目标问题,那么优先核查的答案“他喜欢语用学”是提问者认为最有可能为真的答案。
“从完全性到可能性的语用推理”具有普适性,它预测带焦点的极性问句通常用于正偏向语境,带对比话题的极性问句通常用于中性语境。这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以往观察到的很多现象。例如,焦点关联成分(如“是”“只”)会影响“吗”问句的偏向(郭锐2000),低否定极性问句用于中性语境时通常涉及对比话题(Romero & Han 2004)。此外,我们的方案还可以解释一些包孕环境下“是不是”问句的偏向会“消失”,例如“小李知道小张是不是喜欢语用学”和“小李知道小张喜不喜欢语用学”的真值条件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