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李昊泽--疑问句的动态语义 https://www.linglab.cn/news/28972021年08月16日

 A dynamic semantics for wh-questions 

疑问句的动态语义

 

李昊泽

纽约大学语言学系
 

导师:Anna Szabolcsi, Simon Charlow

联系方式:haozeli_li@gmail.com


 

 



主旨:

这篇博士论文主要研究疑问句在语篇中的语义表现,用动态逻辑来分析疑问句的语义,并对疑问句语义研究中的一些经典议题作出新的解答。


 

基本议题:

疑问句是按句子语气划分出来的句型。它不仅有自身的语法标记和语义内涵,同时也在语篇和会话中具有特殊的功能。因而是考察语言的句子和语篇之间界面互动的绝佳窗口。但目前我们对疑问句在语篇中的诸多表现尚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举个例子来说,在语篇中,特指疑问词(如“谁”、“什么”)是可以被代词回指的。

(1)李白最近跟谁约会呢?她是不是在医院上班啊?

如例(1)所示,代词“她”的回指先行词就是“谁”。但问题是,“谁”并没有引入一个确定的人物,否则也就不会有疑问了。那么,“她”究竟指的是哪个人呢?从语感上说,“她”的指称对象是不确定的,是随着疑问句的答案来变化的:如果李白最近是跟小丽约会,那“她”就是指“小丽”这个人;如果他最近是跟小红约会,那“她”就指“小红”,等等。如果说普通名词是向篇章中引介一个人物,给之后的代词提供了确定的指称,那么特指疑问词又向篇章中引介了什么?我们又如何理解代词在回指疑问词时指称上的不确定性呢?基于经典一阶逻辑的语义学理论,我们只能解释为什么代词在篇章中可以回指有明确指称的词项(如“李白”、“这个人”之类),却无法帮助我们理解代词是如何回指像疑问代词这种指称不确定的词项的(参见Heim 1982)。

此外,更大的问题是:(1)在语篇中,疑问句语义是如何影响信息流的发展的?目前,疑问句语义学主要关注疑问句单句的语义,还没有对疑问句在语篇中的语义表现做全面的探讨。(2)理解疑问句在语篇中的语义表现对我们研究疑问句的其它语义特征有什么启发?作为专门处理语篇中代词回指的动态语义学理论,对疑问句的研究一直没有完全展开,没有充分体现使用动态语义学分析疑问句意义的优势(van Rooy 1998;Haida 2007;Murray 2010;Dotlacil & Roelofsen 2018;等)。


 

分析简介:

本文提出一种和选项语义学结合的动态语义学来理解疑问句的语义。选项语义学认为,疑问句的语义可以理解为可能答语的一个选项集合(Hamblin 1973)。譬如,我们之所以理解“李白最近跟谁约会呢”这个问句,是因为我们知道这个疑问可以用例(2)中的某个句子来回答。这些句子就是问句的备选答语。而在语言使用中,当听到这个问句之后,我们就可以从例(2)的集合中选出一个我们认为是正确的答案。
(2){李白最近跟小丽约会,李白最近跟小红约会,...}
结合动态语义学的理念,本文提出,疑问句语义指称的集合中,每个备选答案都给原有的语篇信息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更新方向。以(2)为例,如果“李白最近跟小丽约会”被选为答案,那么我们就向整个语篇添加李白跟小丽约会的信息;而如果是“李白最近跟小红约会”被选为答案,那么我们就向整个语篇添加李白跟小红约会的信息。所以,如下图所示,在语篇中,疑问句的提问者提供了几个语篇更新的方案,而回答者则需要从这些方案中选一个出来推动语篇的发展。
 

从信息更新流程图上可以看到,疑问句所给出的更新方案中都包含一个可以解答疑问词的普通名词,如“小丽”、“小红”等。在动态语义中,这些普通名词就向篇章中引介了对应的人物。而出现在疑问句之后的句子,则分别在每一个更新方案下作解读,此时,回指疑问词的代词就在不同的语篇更新方案下指向不同的人。

具体议题:

本文包括三个具体议题。一、多项疑问词问句(如“哪个人选了哪门课”)的语篇更新,以及代词回指多项疑问词时的解读。这部分研究发现了新的现象,弥补了传统多项疑问词问句语义研究中不太关注语篇的不足。二、疑问句和答语的关系。这部分研究涉及疑问句语义研究的一个经典议题---非句答语(如“谁来了?”“李白。”)和疑问句的语义关系(Gronendijk & Stokhof 1984;Jacobson 2016;Xiang 2016;等)。前人研究认为非句答语不能在选项语义学的框架下从疑问句语义推导出来。然而,一旦选项语义学和动态语义学结合,那么情况就截然不同了,由此本文提出一种非句答语的新分析。三、汉语疑问词条件句的语义分析。疑问词条件句(如“谁输了,谁就请客”)向来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难点(Cheng & Huang 1982;Lin 1996;温宾利 1998;文卫平、方立 2008;Luo & Crain 2008;Pan & Jiang 2015;Liu 2016;Xiang 2016等)。这部分研究运用疑问句的动态语义,提出疑问词条件句实际上是在量化疑问词引入语篇的指称对象,这一分析既剔除了前人分析中不足的地方,也保留了其合理的部分。



分享到:

最热资讯

热门标签